大众网记者 李文静 青岛报道
近年来,我国展馆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。据统计,全国展馆数量已突破10万座,涵盖工业纪念馆、民俗展馆、非遗展厅、科技体验馆、城市规划馆、博物馆和各类主题馆。这些展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体,也是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。然而,伴随建设规模的扩张,展馆如何实现长期可持续运维,正成为一个全国性课题。
在山东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等“山河四省”,展馆数量和密度居全国前列,展馆类型多样、文化底蕴深厚。但与此同时,当地大量中小展馆面临运维资金不足、设备老化严重、展陈内容更新乏力等问题。而在长三角、珠三角、川渝等经济活跃地区,新兴展馆则普遍希望加快数字化升级与运营效率提升。在不同地区,财政收紧与公众体验需求升级的矛盾,正在成为展馆运营的普遍困境。
上海易馆家是一家长期深耕展馆运维的综合服务机构。凭借在上海、米兰、迪拜、阿斯塔纳、大阪五届世博会中积累的经验,企业已在全国落地近500个项目,其中“山河四省”超过百个。易馆家提出的“综合运维”理念,从最初的设备维修拓展到全流程、一体化的解决方案,探索出一条“低成本高价值”的展馆运维路径。近日,记者就行业痛点与未来趋势,对上海易馆家运维团队运营副总监王阳进行了专访。
区域差异显著,运维挑战多元
易馆家运维团队运营副总监王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当前国内展馆行业已由“增量扩张”进入“存量提质”阶段,普遍面临“财政收紧与需求升级的双重压力”。
“无论南方还是北方,超过七成地方展馆和老馆面临预算缩减问题,但观众的期待却越来越高,尤其是年轻群体更青睐沉浸式、互动式的数字化体验。”王阳指出。
区域差异同样明显:“山河四省”(山东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)展馆数量庞大且历史悠久,需要在文化传承和现代体验需求间取得平衡;长三角、珠三角地区展馆建成年代较新,更加关注数字化升级和管理效率;西南地区则因地形复杂、气候湿润,设备维保成本高,运维难度大。
破解行业“三大焦虑”,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
王阳将行业痛点总结为“三大焦虑”:预算焦虑、专业焦虑和价值焦虑。
针对这些挑战,易馆家依托世博经验,构建了“预判—响应—优化”的运维流程,并建立了全国多个区域技术服务中心。华北中心重点覆盖“山河四省”,配置了熟悉儒家文化和中原文明的顾问团队;华南中心则聚集了懂海洋文化和侨乡历史的专家。这种本地化适配能力,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在实践中,易馆家通过“硬件降本、内容轻投、运营创值”三重路径帮助展馆实现“花小钱办大事”。河南某博物馆接入AI系统后,年度设备支出从25万元降至7万元;山西某票号展馆用电子翻书替代展板,成本降低40%;多个展馆通过文旅融合策略实现二次消费增长25%。
标准化与本地化结合,未来推“千馆赋能计划”
易馆家采用“标准底盘+个性模块”的服务模式,既保持世博会级的流程规范和AI监控平台,又根据不同地区需求进行个性化适配。
面向未来,企业正在推进“千馆赋能计划”,重点针对三类展馆:为县级展馆提供“基础维保+轻量内容”的平价方案;为老馆提供“文物保护+数字展陈”方案;推动景区展馆实现“展馆+文旅”融合。
同时,企业正在建设“展馆健康云平台”,通过AI监测全国展馆的设备运行数据,实现“事前预警”。未来还将推出“文化升级顾问服务”,帮助地方文化实现国际化表达。
实践成果显著,降本增效双丰收
数据显示,在易馆家服务的全国近500个项目中,94%的展馆实现运维成本下降46%以上,82%的展馆实现了客流量或营收增长。其中,“山河四省”的近百个展馆表现更为突出,平均成本降幅达35%,增长比例超过83%。
从五届世博会的国际舞台到全国各地的地方展馆,易馆家的实践表明:展馆运维不仅是“修设备、搞装修”,更是推动文化活化与价值提升的重要力量。当“综合运维”逐渐替代“单点服务”,当全国标准与地域适配相结合,越来越多的展馆正在走出“低成本高价值”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摛盈策略,股票杠杆配资,涨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